“双十一”的狂欢气氛仍在,天猫昨日以912.17亿的成交额刷新纪录。除了电商平台,第三方支付和保险、P2P网贷等也捷报频频,一派喜气洋洋。然而,在这红红火火的盛宴之中却有一个落寞的身影——银联。
昨天的银联只默默地发了一条“成为目前唯一提供快速申请赴中国签证服务的国际卡品牌”的新闻稿,稍显冷清。
也是,每年“双11”都与银联不太相关。究其原因,线上收单业务,支付宝早已绕开银联,直连银行进行清算。这场年度支付盛宴,银联难以分得一杯大羹。
摆在银联面前的问题持久而棘手:虽然银行卡不死,银联就不会灭,但随着线上消费的日益膨胀,如何介入移动支付还是颇伤脑筋。毕竟,谁都在追寻商业利益最大化,而银联在线上收单的主要对手太过强大——此番“双11”后,支付宝将继续扩大其线上收单份额。
除了失落的银联外,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角色——网商银行。一直保持低调还没有正式对公众发布产品的网商银行,其实早就在依托股东优势,暗战“双11”。
天猫的运营人士告诉记者,每年“双11”前的两三个月,很多商户都会缺钱,而且是缺大量的钱。要干吗?提前备货、推广营销,以及临时的人员招聘。
网商银行看准这个档口,在9月中旬推出60亿元的淘宝天猫“双11”大促贷授信,贷款利率比平常低。卖家表示欢迎——不到一个月时间,60亿授信额度就被申领完毕。网商银行随即在上月紧急追加30亿元。
截至昨天,这个专属贷款一举囊括30万家淘宝天猫商户。蚂蚁金服官方把网商银行这一举动归结为“信贷场景化加速”。
但是,不管概念如何,说到底这还是建立在网商的母体优势上:阿里电商数据涵盖了网店的经营流水、销售情况、支出与库存等情况,相对而言较能反映企业的还款能力和资质,网商银行在授信时可以直接采用。
小编点评:对比银联的冷冷清清,网上银行的炙手可热更符合节日氛围。网络支付尤其是移动支付的兴起大大冲击了银联模式,银联要想在移动支付的红海中分得一块领地着实不易。
摘自:新金融
链接:http://if.pedaily.cn/news/201511/20151112161296339.shtml